相传北宋时,福建莆田县有一个名叫林愿的老爷,官至都巡检,家中有钱有势,只惜膝下缺个女儿。这一年,老夫妻俩虔诚信佛,日夜祈祷,有一夜忽见观音托梦,赠了一朵莲花。不久夫人怀孕,于次年春天,果生下一个女儿。这女儿出生时,祥光四射,异香满室,一家人都感到很惊奇。经过精心抚养,周岁后,更长得清目秀,身材窈窕,貌若仙姬。林老爷十分钟爱,把她视作掌上明珠,取名叫小姑。
小姑自幼聪敏,爱读书文,棋琴工艺,一学即会,尤热爱园林花草,钻研医药佛教诸书,秉性和病况,立志济世救人。十六岁那年,有一天上午,小姑正在花园里栽花浇水,忽听门外有喊叫卖鱼的声音,便叫丫环前去看看,买条活鱼来养。丫环看到渔郎两只篓子里的鲜鱼,又蹦又跳,不知哪条可中小姐心意?于是便悄悄地把渔郎从后门引进花园,让小姐当面选择。小姑当即从篓子里拣了一条十分美丽的小金鱼,并叫丫环递钱给渔郎。渔郎坚决不受,说:“这条小鱼是偶然在三江口拾来的,只要小姐喜爱,愿以此奉赠,不必付钱”。小姑举目一看,只见那渔郎相貌雄伟,气度轩昂,仪表非凡,不觉嫣然一笑。丫环在一旁连忙道谢,送渔郎出门,细问他姓什名谁,家住哪里,家中有哪些亲人?渔郎回答道:“小子姓彭,家住江西彭泽,因父母双亡,只身出外以渔猎为生”。临走时,丫环打彭郎招呼:小姐喜欢吃新鲜鱼,你每天可送几尾来,当按价付钱。从此以后,每天早上,彭郎就挂一串鲜鱼在后花园门上,留给小姑,小姑也可以天天尝到鲜鱼美味。但由于彭郎来的早,小姑起的迟,两人很少见面谈话。光阴荏苒,转瞬间就是一年。小姑见彭郎憨厚老实,逐步产生了爱情。彭郎从丫环口里得知,也对小姑十分爱慕。只因封建等级观念的束缚,贵贱有别,无媒妁之言,父母之命,双方蕴藏在心底的真挚爱情,却很难如愿以偿。一天,小姑面对着金鱼盆,看到那悠然自在的游鱼,不觉勾动了情丝,遂叫丫环约彭郎到后花园相会,私订终身。不料此事被林老爷发现,竟将彭郎硬逼出境,把丫环撵走,强迫小姑把终身许配与范公子。小姑被迫无奈,只得深夜逃走,追上彭郎,到长江中游两岸谋生,过着贫苦的自由生活。
事多怪诞,谁知那金鱼原是东海龙王的小太子,老龙非常溺爱他,任其在外面游玩。那天到三江口浴卧时,忽然潮水猛退,小龙搁在江滩,被彭郎拾起,送到林家用金盆养起来啦。龙王见小龙失踪,忙遣夜叉和虾兵蟹将,四处寻找。找了很久,仍然杳无音信。龙王急的没法,只得亲自率领一批水族大臣,从海滨沿江直上,一路寻访,暂时住在行宫—彭泽龙宫洞里,决心不找到太子,誓不回东海龙宫。有一天,夜叉从海上前来密报,说有一林大人官船,从兴化湾起程,经黄浦口入江,现已到达宜城渡,据说是到湖北荆州府上任的,船上有一金盆,里面养的正是小太子,请龙王爷赶快定夺。老龙听后,十分高兴,立即吩咐海大臣带领水族诸将,去彭泽江上,兴风作浪,掀翻官船,把小龙救回,让林氏全家淹死,以报此仇。可怜林愿一家,无辜遭此奇祸。当这一噩耗传至荆州时,小姑与彭郎正在街头行医、江边打鱼,生活也一度过得很幸福。夫妻俩得知此讯,悲恸得几乎欲绝,连夜操舟顺流而下,想去遇难的地方,寻找二老的遗体,祭奠一番。谁知船过洞庭湖口,黑夜遇盗,在万分危急的慌乱中,各自逃难,小姑与彭郎这对恩爱夫妻,又被江湖大盗活活拆散了。
小姑从芦苇滩上走出来,四处奔走,也找不到彭郎的身影。思夫心切,恸父泪干,伫立湖边,正欲自尽。恰好这时,四川峨嵋山的普贤真人,驾着祥云从头上经过,猛见一股怒气直冲去霄,知是小姑遇难,命在悬危,忙把云帚一指,化朵彩云将小姑从水中托起。送到峨嵋山虚灵洞天去了。小姑苏醒过来后,得知被真人所救,遂拜真人为师,感谢师父救命之恩。自此以后,在普贤法师的点化下,每天上山采药,下洞炼丹,过着清净无为的生活,倒也快活。只是心里不时惦念彭郎,每当晚上,静坐禅房,总是愁眉不展。师父知道这一隐情,便安慰她说:“佛门清净,愿与人方便,你既有尘缘未解,他日有机会找到彭郎,就自行前去,师父决不阻拦”。小姑听过此言,心情便开朗了许多。有一天,她上山采药,攀登八十四盘山道,直上大峨嵋绝顶,趴在北崖峭壁上,采一珍贵药草。由于心挂彭郎,失去警惕,突然一滑,就掉下悬崖,头巾也飘落在山脚下,身上划破了一道道伤痕,挂在山麓一棵树枝上,失去了知觉。
此时,山下有一樵失,正在攀山砍柴,突然发现一块头巾,飘然落地,抬头一望,树枝上还挂着一个人,立即抢上前去把她救下,背到自己的茅棚里,灌上汤水,把伤口上的血迹擦去,敷上草药。不一会,小姑从昏迷中醒过来啦,举目一看,面前站着一个男人,正是彭郎,激动得叫了起来。彭郎见小姑是道姑打扮,顿觉惊讶。双方畅叙述了遇盗分散后的经过,更觉得患难夫妻,恩爱不已。
小姑同彭郎在那里住了一段时间后,便从峨嵋山来到峨边,雇只小船,沿长江顺流东下,回到了彭郎的故乡,在彭泽江上定居,夫妻两又重新过着男打鱼、女行医的自在生活。
小姑由于医术高明,草药灵验,救活了不少病人,赢得了长江中下游一带人民的崇敬和信赖,故亲切地称她为“小姑娘娘”“江上神医”和“普济夫人”。一传十,十传百,很快被传到东海龙王的耳朵里。惹得龙王又带领小龙和一班大臣前来查访,再次驾临行宫。这里离小姑与彭郎的住地不远,一查便真相大白,知道在江上打鱼的彭郎和行医的小姑,正是当年困陷小龙的那对野夫妻。老龙决心报昔日之仇,灭小姑之灵,树龙族之威,忙令小龙前往彭泽江中,趁彭郎和小姑在船上打鱼时,一口把他们吞掉,并命海大臣在后面助威。正当小龙在前面伸头张咀,猛吞彭郎和小姑时,海大臣也兴风作浪,在后面助威。顷刻间,黑云滚滚,江上吼声如雷,不觉惊动了庐山老母、玄老法师和正在那里演法的普贤真人。他们看到龙王在江上作恶,当即敕令五雷神发出暗雷,将小龙当场劈死。龙身被劈成两截,一截缩到南岸去了,化成了一座石矶,人们称它为彭郎矶, 一截直立在靠近北岸的江心,化成了一座象啸天龙的孤石,人们称它为小姑山。据说小姑当时在龙口里奋战,因身上藏有仙山宝草,金光四射,逼得小龙收不拢咀,她本想直入龙腹搭救彭郎,奈因五雷击断龙身,不能如愿,眼看彭郎已死,自己也不愿再生,竞向龙口上一碰,霎时间从龙头上长出一朵芙蓉来。故人们又把小姑山称作出水芙蓉。
后来,当地人民为了纪念小姑与彭郎的善良忠贞,表彰她们不畏强暴,济世救人的业绩,特在山、矶上各立寺庙以祀之。千百年来,大江南北,庙寺相望,钟鼓相闻,江鸢飞鱼跃,山间竹影涛声,仿佛在演奏着一曲行云流水,为小姑与彭郎的高尚情操而歌唱。(陈虹)